「范仲淹」诗词全集(313)首)

201

《滕子京以真籙相示因以赠之》

泰山采芝人,吏隐清淮滨。
金函秘实籙,奉之如高真。
展开全文
谓子有仙志,兴言一相示。
叩头鸣天鼓,玉书粲然异。
白云引轻素,朱丝闻灵篇。
题云天实岁,传于任凤仙。
兵火换九州,于兹三百年。
非有灵物持,此书安得全。
绿字起龙蛇,丹文挂星斗。
六甲当奉行,百神乃奔走。
密密天上语,忽忽人间有。
与君置青山,解冠松桂间。
服此上清籙,上清庶可攀。
无为尘土中,草草凋朱颜。
收起
202

《桐庐方正父家藏唐翰林画白芍药予来领郡事因》

治乱兴衰甚可嗟,徒怜水调诉荣华。
开元盛事今何在,尚有霓裳寄此花。
203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

松桂有嘉色,不与众芳期。
金石有正声,讵将群响随。
展开全文
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时。
仰止江夏公,大醇元小疵。
孜孜经纬心,落落教化辞。
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规。
邈与圣贤会,岂以富贵移。
谁言荆棘滋,独此生兰芝。
谁言蛙黾繁,独此蟠龙龟。
岂徒一时异,将为千古奇。
愿此周召风,达我尧舜知。
致之讽谏路,升之诰命司。
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
颂声格九庙,王泽及四夷。
自然天下文,不复迷宗师。
收起
204

《驯鸥咏》

万物有常性,性无不贵生。
风翔与骏奔,一一远害情。
展开全文
鴥彼沙上鸥,皎皎霜雪明。
月宿沧洲静,日浴沧浪清。
何以狎溪人,溪人澹无营。
循循自饮啄,往往相逢迎。
徘徊两无猜,何慕复何惊。
客有怀依依,云水言将归。
逐尔群鸥乐,群鸥尔勿飞。
此心未忘者,天机非杀机。
收起
205

《依韵酬池州钱绮翁》

天涯彼此勿冲冲,内乐何须位更崇。
白发监州身各健,青山绕郭景多同。
展开全文
日高窗外眠方起,月到樽前宴未终。
况在江南佳丽地,重阳犹见牡丹红。
收起
206

《依韵酬黄灏秀才》

再贬鄱川信不才,子规相爱劝归来。
客心但感江山助,天意难期日月回。
展开全文
白雪孤琴弥冷淡,浮云双阙自崔嵬。
南方岁晏犹能乐,醉尽黄花见早梅。
收起
207

《依韵酬李光化叙怀》

列宿专城且自娱,清名善最即前涂。
江山乐国诚难会,风月诗家的不辜。
展开全文
未必晚成轮早达,好将高笑代长吁。
公馀更励经邦业,思为清朝赞禹谟。
收起
208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其一·鹤》

华亭孤立病时身,终日徘徊尚海滨。
露掌思高还警夜,芝田音断欲务春。
展开全文
千年灵气何求药,八变奇姿已过人。
莫厌在阴犹寡和,九臯非晚见精神。
收起
209

《依韵答梁坚运判见寄》

蔽野旌旗色,满山笳吹声。
功名早晚就,裴度亦书生。
210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

徽音来景毫,盛事耸吴乡。
上象三台照,高文五色章。
展开全文
纯如登乐府,渊若测天潢。
寒谷春重煦,幽宫草特芳。
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
新定惭无惠,姑苏惜未康。
尧汤馀水旱,刘白旧风光。
北阙云霓远,南园橘柚荒。
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碌碌嘲须解,循循教弗忘。
迹甘荣路外,情寄圣门傍。
几托为鱼梦,江湖尚渺茫。
收起
211

《酬和黄太博》

古籍东南美,蔚蔚幕中议。
懿行希圣贤,高文粲游赐。
展开全文
伊余发已秃,偶继立朝士。
何以宣王政,甘为时所弃。
酌以广州泉,不易伯夷志。
直哉心如弦,安虑道边死。
窃尝力于古,秉笔庶几至。
孰为未闻达,聊以道幽秘。
夫君锵以名,忧为世之器。
赠我百馀言,升堂出而示。
土木朽且陋,黼黻谬增贲。
毋临烦刻画,返朴吾所愧。
华勋爱士心,蓬壶延才地。
何人薦于子,当彼得言位。
吐以胸中奇,落落金玉继。
九虚高可游。凌厉垂天翅。
吾将退而隐,尚得荣其视。
收起
212

《依韵和魏介之同游玉仙坛》

云坛共上百神清,碧坞红霞相照明。
幽草欲迷丹井处,乱峰依旧白云生。
展开全文
亭亭翠纛高杉矗,险险狂雷落石轰。
待得九霄鸾鹤驭,玉书应改地仙名。
收起
213

《依韵和襄阳王源叔龙图见寄》

高车赴南岘,敝郊主东道。
风采喜一见,布素情相好。
展开全文
屈指四十秋,于今岁寒保。
我起为君寿,善颂复善祷。
愿尽杯中物,薄言理可到。
君子贵有终,功名非必早。
期端卿大夫,所尚贤而老。
世虑久乃周,圣门深已造。
与君誓许国,无忝于祖考。
洁如凤食竹,乐若鱼在藻。
安得长相亲,时时一绝倒。
不忘平生期,明月满怀抱。
收起
214

《酬叶道卿学士见寄》

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
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
展开全文
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
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
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
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
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
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轮。
为郡良优优,乏才止循循。
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
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
渐得疏懒味,下车将四旬。
嘉兴风雅来,观对如天宾。
感兹韶夏音,佐我台上春。
收起
215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初。
展开全文
偶寻灵草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更從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山居。
收起
216

《鹦鹉》

堂上每云云,金笼久受恩。
思山诚有意,对主忍无言。
展开全文
性比孤鸾洁,声殊百舌繁。
云林如一去,应喜谢朱门。
收起
217

《咏史五首其三·夏后氏》

景命还将伯益传,九川功大若为迁。
讴歌终在吾君子,岂是当时不让贤。
218

《咏蚊》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
219

《与张焘太博行忻代间因话江山作》

数年风土塞门行,说着江山意暂清。
求取罢兵南国去,满楼苍翠是平生。
220

《越上闻子规》

夜入翠烟啼,画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关于作者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