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诗词全集(460)首)

421

《经张舍人旧居(一题作河中经故翰林张舍人所》

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一榻已无开眼处,
九泉应有爱才人。文馀吐凤他年诏,树想栖鸾旧日春。
展开全文
从此恩深转难报,夕阳衰草泪沾巾。
收起
422

《仿(一作效)玉台体》

青楼枕路隅,壁甃复椒涂。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
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试问年多少,邻姬亦姓胡。
423

《听琵琶》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处闻。
大底曲中皆有恨,满楼人自不知君。
424

《寄徐济进士(一本题下无进士二字)》

往年疏懒共江湖,月满花香记得无。霜压楚莲秋后折,
雨催蛮酒夜深酤。红尘偶别迷前事,丹桂相倾愧后徒。
展开全文
出得函关抽得手,从来不及阮元瑜。
收起
425

《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一作送沈光及第后东归》

青青月桂触人香,白苎衫轻称沈郎。好继马卿归故里,
况闻山简在襄阳。杯倾别岸应须醉,花傍征车渐欲芳。
展开全文
拟把金钱赠嘉礼,不堪栖屑困名场。
收起
426

《忆夏口》

汉阳渡口兰为舟,汉阳城下多酒楼。当年不得尽一醉,
别梦有时还重游。襟带可怜吞楚塞,风烟只好狎江鸥。
展开全文
月明更想曾行处,吹笛桥边木叶秋。
收起
427

《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

楚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宫省旧推皇甫谧,
寺曹今得夏侯婴。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
展开全文
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收起
428

《秋晓寄友人》

洞庭霜落水云秋,又泛轻涟任去留。世界高谈今已得,
宦途清贵旧曾游。手中彩笔夸题凤,天上泥封奖狎鸥。
展开全文
更见南来钓翁说,醉吟还上木兰舟。
收起
429

《秋日有酬(一作寄王师范)》

旧业传家有宝刀,近闻馀力更挥毫。腰间印佩黄金重,
430

《香》

沈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烟暖玉楼春。
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431

《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一本题上有润州二字)》

筛寒洒白乱溟濛,祷请功兼造化功。光薄乍迷京口月,
影交初转海门风。细黏谢客衣裾上,轻堕梁王酒醆中。
展开全文
一种为祥君看取,半禳灾沴半年丰。
收起
432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

乌噪残阳草满庭,此中枯木似人形。只应神物长为主,
未必浮槎即有灵。八月风波飘不去,四时黍稷荐惟馨。
展开全文
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祠前水气腥。
收起
433

《钟陵见杨秀才(一题作见进士杨寻)》

孺亭滕阁少踟蹰,三度南游一事无。只觉流年如鸟逝,
不知何处有龙屠。云归洪井枝柯敛,水下漳江气色粗。
展开全文
赖得与君同此醉,醒来愁被鬼揶揄。
收起
434

《偶题(一题作嘲钟陵妓云英)》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435

《和淮南李司空同转运员外(一作同转运卢员外》

层层高阁旧瀛洲,此地须征第一流。丞相近年萦倚望,
重才今日喜遨游。荣持健笔金黄贵,恨咽离筵管吹秋。
展开全文
谁继伊皋送行句,梁王诗好郢人愁。
收起
436

《上江州陈员外》

寒江九派转城楼,东下钟陵第一州。人自中台方贵盛,
地从西晋即风流。旧班久望鹓晴翥,馀力犹闻虎夜浮。
展开全文
应恨属官无健令,异时佳节阻闲游。
收起
437

《广陵春日忆池阳有寄》

烟水濛濛接板桥,数年经历驻征桡。醉凭危槛波千顷,
愁倚长亭柳万条。别后故人冠獬豸,病来知己赏鹪鹩。
展开全文
清流夹宅千家住,会待闲乘一信潮。
收起
438

《送丁明府赴紫溪(一作唐山)任》

金徽玉轸肯躇蹰,偶滞良途半月余。楼上酒阑梅拆后,
马前山好雪晴初。栾公社在怜乡树,潘令花繁贺版舆。
展开全文
县谱莫辞留旧本,异时量度更何如。
收起
439

《郑州献卢舍人(时本官王令公收复两京后)》

海槎闲暇阆风轻,不是安流不肯行。鸡省露浓汤饼熟,
凤池烟暖诏书成。渔筹已合光儒梦,尧印何妨且治兵。
展开全文
会待两都收复后,右图仪表左题名。
收起
440

《送光禄崔卿赴阙》

一年极目望西辕,此日殷勤圣主恩。上国已留虞寄命,
中朝应听范汪言。官从府幕归卿寺,路向干戈见禁门。
展开全文
鹓侣寂寥曹署冷,更堪呜咽问田园。
收起
关于作者

罗隐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