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诗词全集(257)首)

201

《送铜泽王归城》

昔闻公族出,其从亦高车。为善唯求乐,分贫必及疏。
身承汉枝叶,手习鲁诗书。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
202

《送王羽林往秦州》

秦州贵公子,汉日羽林郎。事主来中禁,荣亲上北堂。
輶车花拥路,宝剑雪生光。直扫三边靖,承恩向建章。
203

《和张尹忆东篱菊》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
204

《赠山中老人》

白首独一身,青山为四邻。虽行故乡陌,不见故乡人。
205

《赠何兆》

文章似扬马,风骨又清羸。江汉君犹在,英灵信未衰。
206

《江上送客》

故人南去汉江阴,秋雨萧萧云梦深。
江上见人应下泪,由来远客易伤心。
207

《留别柳中庸》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208

《归山招王逵》

日长原野静,杖策步幽巘。雉雊麦苗阴,蝶飞溪草晚。
我生好闲放,此去殊未返。自是君不来,非关故山远。
209

《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本与戴征君,同师竹上坐。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210

《九日赠司空文明》

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
摘却正开花,暂言花未发。
211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展开全文
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
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
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
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海雾寒将尽,天星晓欲稀。
潮头来始歇,浦口喧争发。乡树尚和云,邻船犹带月。
到洞必伤情,巡房见旧名。醮疏坛路涩,汲少井栏倾。
别我长安道,前期共须老。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
怅望执君衣,今朝风景好。
收起
212

《白鹭咏》

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
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
213

《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

途穷别则怨,何必天涯去。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
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月色入闲轩,风声落高树。
展开全文
云霄望且远,齿发行应暮。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
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
收起
214

《与苗员外山行》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215

《赠胡居士》

孔融过五十,海内故人稀。相府恩犹在,知君未拂衣。
216

《问张山人疾》

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
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
217

《送刘侍郎》

几人同去谢宣城,未及酬恩隔死生。
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
218

《野亭三韵送钱员外》

野菊开欲稀,寒泉流渐浅。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
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
219

《长门怨(一作长信宫)》

金壶漏尽禁门开,飞燕昭阳侍寝回。
随分独眠秋殿里,遥闻语笑自天来。
220

《忆友怀野寺旧居(一作答司空文明怀野寺旧居》

自嫌野性共人疏,忆向西林更结庐。
寄谢山阴许都讲,昨来频得远公书。
关于作者

李端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